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購置稅退坡前夜:車企補貼上億瘋搶訂單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屬於新能源車的“優待”正在逐步消失。


繼2022年底延續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後,長達10年的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政策也將在今年底落幕。按照目前規劃,2026和2027年新能源車購置稅將減半征收,2028年開始不再針對新能源車減免購置稅。

伴隨著延續了數年、為車市注入強心針的購置稅補貼政策進入明確的倒計時,一場用戶爭奪的年度大戲在各大新能源車企激烈上演。




抓住最後兩個月的機會,不少車企推出優惠方案,承諾客戶只要年底前鎖單,年前無法提車導致的購置稅補貼損失,車企自己掏錢補上。截至10月28日,已經有包括小米、理想、蔚來等在內的20余個品牌推出購置稅兜底政策。

按照每台車平均補貼1萬元計算,只要車企年底前待交付訂單過萬,補貼支出就將是上億元級別的。但是,面對政策末班車效應,車企們已經無暇他顧。

而2025年末這一波“兜底補貼”搶單潮背後,既透露出車企對未來的焦慮,也為2026年初的市場埋下了充滿變數的伏筆。

接下來的問題是,新能源車的專屬政策不斷退坡,對車市未來走勢究竟會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?車企們的花式補貼背後,誠意與含金量又有幾何?2026年,中國汽車市場會迎來一個怎樣的開局?

新能源車補貼時代落幕

對於生而弱小的新能源車來說,十幾年前想撼動燃油車年銷千萬輛的強大根基機會渺茫,加之彼時三電技術和補能網絡建設尚處初級階段,各種針對新能源車的優惠政策便應運而生。


除了在個別限購和限行地區的購車指標及出行優待,新能源車還享有專屬補貼和購置稅減免。2009年,中央財政開始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補貼,這一補就是13年,期間還經歷了2017年、2021年和2022年三次延期,直至2022年12月31日,新能源車補貼徹底退出。

補貼政策確實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,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新能源車滲透率從2015年的1%,躍升至2022年的25.6%。

如今大家已經很難想象,在十多年前,購買一輛純電動車能領到高達6萬元的補貼,隨後逐年退坡,到了2022年政策到期前,續航400公裡以上的純電動車最高依然可以領到1.26萬元補貼,300-400公裡車型補貼9100元,插混車型也有4800元的補貼。


新能源車的另一項優待,是購置稅減免。

根據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》規定,汽車購置稅統一按照車價的10%征收。2015年這一年,為了提振汽車消費,有關部門出台了兩個政策,燃油車購置稅減半和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。

雖然燃油車購置稅減半只是階段性政策,但是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的政策卻至此延續了十年。在2023年6月,原計劃於當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政策,延長至2027年年底,額度從免除退坡至減半征收。這意味著明後兩年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,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.5萬元。

如果現行政策不作調整,2028年開始,中國新能源車汽車將正式進入無補貼時代,至少在補貼層面,將實現真正的“油電同權”。

購置稅兜底仍是變相價格戰

雖然明年開始,和燃油車10%的購置稅相比,購買新能源車依然享有購置稅優惠,但是沒有消費者願意平白無故多掏一萬多,“趕上最後一班車”成了不少持幣待購消費者的心理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22 秒